【心理科普】202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

发布时间:2025年10月10日 15:35浏览次数:

发布:  审核:学生处

1991年,尼泊尔就提交了第一份关于“世界精神卫生日”活动的报告。1992年,世界精神病学协会(WPA)发起设立了世界精神卫生日,定于每年的10月10日。这一倡议得到了全球的积极响应。随后的十多年里,许多国家参与进来,都将每年的10月10日作为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认识、分享科学有效的疾病知识、消除公众偏见的日子。2000年,我国首次组织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,从此,精神健康逐渐走进公众视野。

202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中国主题是“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”,而全球主题则是“人道主义紧急情况中的心理健康”。这两个主题都指向同一个目标——让每个人都能获得应有的心理支持。

一、常见的心理问题

焦虑症是精神上的疾病,焦虑症的表现具有持久性的焦虑,紧张不安和内神经紊乱脑功能失调等诸多症状,焦虑症的表现还常常会引起运动性不安和躯体上的不适感。焦虑症常发病于中青年,男女发病率没有明显的差异,不过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压力也随之而来,导致的是焦虑症患者数量的上升,为了降低焦虑症给我们带来的影响,了解焦虑症的表现是很重要的。

抑郁,作为一种复杂且高发的精神障碍,已成为席卷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。在当代快节奏、高压力的社会环境中,诸多心理社会因素都可能成为其诱因。抑郁症发病率很高,几乎每7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抑郁症患者,其已成为全球疾病中给人类造成严重负担的第二位重要疾病。它如同一片挥之不去的阴霾,吞噬着患者的希望与活力,严重损害其社会功能与生活质量。

二、该如何守护自己的心灵健康

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

每天抽出几分钟,静静地感受自己的情绪状态。承认并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,不给它们贴上“不该有”的标签。

建立支持系统

与家人、朋友保持真诚的交流。打开心扉,分享你的快乐与烦恼。有时候,一句“我理解你”就能带来巨大的力量。

健康生活,滋养心灵

保持规律作息,适量运动。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,更是情绪的天然良药。

及时求助,是坚强的表现

当自我调节无法缓解心理困扰时,主动寻求专业帮助是明智之举。这不是软弱,而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。